史氏鲟,是我国现存鲟鱼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,在黑龙江、乌苏里江、松花江等地均有分布。它身体细长呈细纺锤形,裸露无鳞,被有5行大的菱形骨板,幼鱼骨板带有尖棘,为软骨硬鳞鱼。其身体背部棕灰色或褐色,幼鱼为黑色或浅灰色,腹部均为白色。史氏鲟具有个体大、寿命长、幼鱼成活率高、生长速度快等特点,集观赏、美食于一体,可在鱼池及其他人工水环境中正常摄食生长。其体型可达100公斤以上。
生长习性
史氏鲟生长的环境温度介于温水性鱼类的冷水性鱼类之间,一般认为其生存温度为1~26度,其生长适宜水温为18~25度。 史氏鲟繁殖季节为每年5~6月份,当水温达17度时,就开始产卵活动。原生史氏鲟的性成熟年龄为11~13龄,人工养殖的史氏鲟较原生史氏鲟的性成熟早,一般为6~7龄,为隔年产卵鱼类。
经济价值
史氏鲟经济价值高的是其卵加工成的鲟鱼子酱,鲟鱼子酱是驰名中外的渔业食品,我国出口价格每公斤在200~300美元。其肉、鱼卵含蛋白质很高,分别为18.1%和26.2%,鲟鱼子酱是营养很好的补品。鲟鱼吻及鱼胃、鱼肠、鱼筋均是很好佳肴,经常出现在宾宴的餐桌上。
|